打造“数据要素×航运” 让数据乘数效应激发航运数据价值
2025-05-20

航运业作为衔接国际贸易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纽带,在当前逆全球化趋势、产业链结构调整以及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多重挑战下,其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中国各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依据国家数据局携手十七部委共同颁布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旨在全面释放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助力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该行动计划聚焦的十二个关键行业和领域中,面向企业端(B端)的行业,包括工业、农业、交通、金融、绿色等,均需依托航运及其相关物流数据作为坚强支撑。数据的乘数效应不仅让航运数据为航运业本身带来深远价值,更广泛地赋能于各产业领域,激发其发展潜力与创新活力。


数据资产在数字化转型中扮演核心角色


2024版《全球港航信息化发展报告》指出,航运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


——航运数字化转型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航运数字化转型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航运数字化转型正在构建数字化航运新生态,它不仅关注航运企业内部数字化转型,还涉及到组织上下游合作对象之间的数字化协同,并在模式和价值链上实现场景创新和突破。


——航运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质生产力,如港口数字化转型聚焦于业务无纸化、作业自动化、港口物流协同等方向,船队数字化转型则聚焦于船岸协同、数字船管、智慧经营等方向。


因此,数据资产在航运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封面+插图0520.jpg

山东港口日照港


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是优化配置其它要素的关键。航运数据的乘数外溢效应显著,有助于利用航运数据沉淀驱动多式联运效能提升、推进航运贸易便利化、增强航运服务能力等。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支持航运决策,凭借数据要素对航运业“船、港、货”及其它要素资源进行合理、及时、有效的配置,对于航运业的智慧经营至关重要,是推动航运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


数据需要进行有效治理


数据资产要更好的释放价值,就需要进行有效的数据治理。有效的数据治理不仅能够提升航运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还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性。


航运数据具有多维度、分散化和复杂性的特点,不仅涉及船舶、港口、货物等多个方面,更包含漫长业务链条上的多个环节和不同主体。例如,船舶数据包括船型信息、建造信息、经营信息、交易信息、管理信息等,涉及船东、船管、经营人、船厂、船级社、船供等多个业务主体;而港口数据则涵盖资源分布、地理数据、经营信息、集疏运数据、口岸数据等多方面,涉及港口经营人、物流园区、堆场、车队、船代、海事等多个角色;货物数据则涉及贸易数据、通关数据、仓储物流、堆场数据、舱单数据、载具轨迹、舱单数据等,涉及贸易商、货代、工厂、银行、海关、报关行、公铁水多段承运人等多方。因此,需要数据治理来确保航运数据质量、安全性和合规性等方面的问题。


航运业需要依托数据治理来提升数据质量和共享能力。通过建立数据标准、主数据梳理和提高数据质量,可以保证数据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共享,推进信息资源的整合、对接和共享,从而提升港口企业或政务单位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


数据治理也是实现航运数字孪生的先决条件。港口数字孪生和船舶数字孪生都要通过数据治理统合数据要素资源,并基于数据要素打造码头和船舶数据中台,三维可视化仅仅只是中台数据的一种呈现视图。通过数字孪生在虚拟环境中拟真推演未来,洞察调度指令执行效果,从而优化作业指令,就能让数据要素转变为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和新质生产力。


一方面,国内外多个港口已经开始打造数字孪生平台。例如,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开发的数字孪生系统就基于数据中台底座,推广应用到上港集团所有码头,构建了上海港智慧指挥中心,实现了多个港口数字孪生可视化的联动。天津港、山东港口日照港、宁波舟山港等也实现了类似的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涵盖了仿真与可视化展示、设备预测性维护、智能识别数据异常等功能。


另一方面,船舶数字孪生也在迅速发展。中国首艘数字孪生智能科研试验船“海豚1”,装备了船舶数字孪生系统,建立了船舶数字建模、模型迭代进化、虚实实时交互、在线离线共生、船岸镜像等船舶数字孪生技术体系,这是通过数据汇集实现了全天候、全方位为船舶提供航行环境的三维信息重构。


综上所述,航运数据治理不仅关系到航运业自身的运营效率和安全,也对国际贸易和物流链条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有效的数据治理,可以提升航运数据的利用价值,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应建立市场化的数据共享开放合作机制


202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简称《意见》)的发布,尤其是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系统部署,为航运数据的共享开放和利用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这一政策旨在扩大公共数据资源的供给,释放其价值,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插图0520.jpg

宁波舟山港


由于航运数据范围的广泛性,其共享与融合面临较大挑战。政府监管和企业协作的复杂性要求在数据共享时必须突破多重职能和利益壁垒。只有当数据共享能够带来显著的应用价值时,各方才更有动力进行合作。因此,需要建立市场化的数据共享开放合作机制,来保障航运数据为行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面对航运数据共享和融合的难题,《意见》和国家数据局的政策导向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通过建立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制度、授权运营情况披露机制等措施,未来航运数据的共享和融合有望得到有效促进。这将极大地支持航运业的运营管理,并为相关领域带来新的活力,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航运数据资产在遵循国家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保护的前提下,有望实现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开放,以及探索授权运营模式。

《意见》中最有数据空间和授权运营这两个举措可能对航运数据资产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是数据空间的构建,它将打破部门和组织界限,实现数据的集中共享和融合。对于航运数据资产来说,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空间,将提升数据的可用性和透明度,便利利益相关者的访问和使用,从而提高航运业运营效率,推动相关领域发展。


二是授权运营的实施,它允许在保障数据安全和合规的前提下,将数据资产交由专业机构运营管理。这对于航运数据资产来说,意味着能够充分利用专业能力,深化数据的开发与应用,为航运业及金融、保险和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对于各港航企业而言,企业内部的数据治理也急需提上日程。


首先,港航企业需要元数据管理咨询。港航企业需要面向企业核心业务支撑能力对数据资产进行梳理盘点,从流程、政策、标准、技术和人员等方面进行调研排摸以及重定义,来帮助企业梳理其内部数据资产,赋予数据业务含义及流程框架,形成数据流视图、数据影响分析能力、通用业务词汇表、数据安全分级建议;使得企业数据可以满足合规性的审计跟踪,打通企业数据孤岛,实现复杂数据集成环境,为数据合规管理奠定基础。


其次,港航企业要制订重点场景数据合规技术方案。除传统计算机等保技术服务外(若企业有原安全厂商可延用),港口、航运企业的重要特定业务场景需要安全的数据交换技术方案,针对舱单数据、报关数据、物流可视化数据、交易价格数据、配载数据、船舶查验数据等需要交换但又具备敏感性的数据,提供特定的区块链数字钱包方案、隐私计算方案、脱敏数据处理方案、沙箱计算方案等,确保企业可以安全使用数据创造业务价值。


再次,港航企业需要敏捷数据治理与中台搭建。港航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特点,对内建章立制,对各部门在数据治理中的权责进行明确,在一个有限时间周期内对急需规范管理的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治理改造,在一个可控范围内进行数据集成、数据建模、数据治理的敏捷化落地,并将特定关键数据导入数据中台,让战略部门、业务部门和高管团队可以轻松的围绕一些关键业务对数据进行“零代码”的低门槛数据分析,并围绕几个业务主题配置多个数据驾驶舱,让大数据的业务赋能在企业内得到快速验证。


航运数据资产作为推动航运业及关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构建统一数据空间,实施授权运营,共同推动市场化数据共享开放合作机制,必能推动航运业及关联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来源:中国水运网  作者:徐凯 章煦春

热线电话
0574-87730969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0574-27729933
宁波市鄞州区河清北路299号升阳泰大厦5-6楼
yongtai@yongtaitrans.com